你的位置:维纳斯娱乐平台官网 > 新闻动态 > 粟裕五大猛将:从战火硝烟到和平建设的传奇
粟裕五大猛将:从战火硝烟到和平建设的传奇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9:42    点击次数:143

粟裕是开国第一大将,他手下五大猛将是谁?后来都担任了什么职务知古明鉴2025-02-28 16:04山西

如果粟裕突然醒来,发现自己的五大猛将全都不在了,他会怎么想?这位被誉为"常胜将军"的开国第一大将,与他的五大猛将许世友、叶飞、王必成、陶勇、聂凤智一起创造了无数战争奇迹。

粟裕,湖南会同人,侗族出身,是新中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将军之一。1926年,19岁的粟裕投身革命,第二年便成为坚定的共产党员。他从叶挺独立团起步,参加南昌起义、湘南起义和井冈山的反围剿战斗,军事才能逐渐显现。

图片

虽未参加长征,粟裕却在1934年至1937年间带领部队在闽浙赣地区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。面对敌军的重重包围,他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,还使部队不断壮大。抗战爆发后,他率领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加入新四军,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。

1946年至1949年的解放战争中,粟裕光芒四射。他指挥了宿北、鲁南、莱芜、泰蒙、孟良崮、淮海、上海等经典战役,将那些黄埔军校培养的国民党名将打得溃不成军。这些辉煌战绩使他与林彪齐名,被誉为"常胜将军",深受毛主席器重。

建国后,粟裕担任总参谋长、军事科学院政委等重要职务,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,留下"镇大将之说"的美誉。

粟裕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,离不开他手下五位猛将的鼎力相助。他们各自有着不凡的履历和卓越的军事才能。

许世友,1906年生于河南新县,26岁投身革命,次年入党。他参加过鄂豫皖反围剿战斗和艰苦的长征,是从红四方面军走出来的高级将领。在两次战争中,许世友屡创战功,是一位资历深厚的军事战将。建国后,他担任南京军区首任司令员长达15年,后又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,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。

叶飞,福建南安人,年仅18岁就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,是闽东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的创始人之一。战争年代,叶飞战功赫赫,屡建奇功。建国后,他在军政两界都有建树,曾任福州军区司令员、人民海军政委和司令员、福建省委书记、交通部部长等职,同样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。

王必成,湖北麻城人,16岁参军、17岁入伍、18岁入党,是一位经历长征的红四方面军老革命。因作战勇猛,他获得了"王老虎"的称号。建国后,他先后担任浙江军区、昆明军区、武汉军区司令员和云南省委副书记等职,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。

陶勇,安徽六安人,16岁投身革命,18岁入党并成为红军战士,参加过长征和西路军西征。战争年代,他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军事指挥员。建国后,陶勇担任海军副司令员和南京军区副司令员,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。

聂凤智,湖北红安人,15岁加入革命,16岁成为"红小鬼",参加过鄂豫皖反围剿战斗和长征,也是红四方面军成长起来的高级将领。战争年代,他一边办战地军校,一边指挥作战,为部队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。建国后,聂凤智担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、南京军区司令员等职,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。

这五位猛将与粟裕共同谱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辉煌篇章。他们从战火纷飞的战场,到和平建设的岗位,始终保持着革命军人的本色,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这群从死亡线上走过来的将军们,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。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军事传奇,更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生动体现。在纪念这些革命前辈的同时,我们更应珍惜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安宁,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相关资讯